第(2/3)页 只是落在秦可卿的耳里,却只剩下了那句“一家人”了。 只觉得心跳得更加快了。 贾琮剩下的话已经听不进去多少了。 “琮哥儿说的是,可卿,安心在这住着便是。” “咱们府上这么多姐妹陪着你,总好过你自己去外面找个小院清清冷冷的过日子。” 王熙凤此时也察觉到自己之前失言。 勾起秦可卿的心事了,赶紧开口一同找补。 幸好这时外面一个小丫鬟在门口徘徊两下,最后走进来。 “启禀老爷,西府的人过来传话,说是老太太正准备过来。” “老太太要过来?” 迎春听后微微一愣,对贾琮小声解释道。 “东府的珍大爷年初过世以后,老太太就大病了一场。” “我让下人拿着我的名帖到太医院请了好几个太医过来都束手无策。” “最后还是书院里的张先生过来亲自出手才算把老太太救回来的。” “上个月刚有一点起色,能离了床榻了。” “就是精气神大不如从前了。” 迎春说的张先生。 便是出自南阳医圣世家张家进京的大儒之一,如今在东篱书院执教。 开设了医学分院。 平日里除了在书院教书以外,亦是皇家和京中权贵的座上宾客,书院休沐时候偶有外出诊病。 “走吧,二姐姐,先去迎迎老太太。” 贾琮想了想,终究还是起身。 带着众人出了正堂,正好这会贾母也在几个丫鬟的搀扶下来到了后院。 脚步虚浮,原本斑白的头发已经彻底变得白了。 整个人看起来苍老了十几岁。 索性精神看起来还算可以。 “老太太,怎么还亲自来了。” “若是有事,召孙儿过去便是了。” 贾琮和黛玉上前一左一右搀扶住了贾母到了屋里落座。 “哈哈哈,没事,在榻上病了大半年了。” “今个儿看到我乖孙还有心肝平安回来,什么病也都好了。” 贾母紧紧拉着贾琮和黛玉的手。 左右看着,看二人身上没有什么伤势。 心里这才熨帖,连带精神一下子好了不少。 “这人老了,反倒觉得心里记挂着的多了。” “你二叔在山东学政任上做了一年,去年岁末吏部考评上等。” “年底那会还托人带了信回来,说他这一辈子,文不成武不就的。” “仕途仕途没走明白,族里家里也没看顾得上。” “原本任满三年就能回京任个工部侍郎的,只是蒙荫上位,徒惹人非议。” “反倒不如一直外任,当个学政也好,知府也好,总能做点实事,造福一方百姓。” “送信的人连带着还把房里那几个一起给接走了。” “日后十有八九是不准备调任回京了。” 贾母叹息一声。 “二叔这又是何苦,别说是工部侍郎了,便是工部尚书,这天下又有谁敢开口非议孙儿不成?” “再说西府那个宅子,孙儿要真是短了住处,开口说一声,陛下恨不得把小半个京城封给我。” 贾琮闻言,摇头无奈说道。 “乖孙,你二叔做得对,作为长辈,不能再帮上你什么,可也总不能扯着你的后腿。” “我活到今日,看到咱们贾家今日有着远胜当年国公爷在时的辉煌也就值了。” “东府那两个父子俩是没福气的。” “环哥儿那我找了国公爷当年剩下的几个亲兵亲自调教,也大有起色,年纪轻轻的锻体有成了。” “就是你……” “罢了,不说也罢,个人有个人的命数,强求不得。” 贾母许是真的老了,也可能是几个月前那场大病又看明白了不少东西。 拉着贾琮的手,不断地说着,大有一点交代后事的感觉。 东府贾珍是被贾琮坐骑白虎所杀,这在东西二府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。 至于贾蓉,则是被皇城司的高手持了顺德帝的令牌入府暗中出手,造成了突发暴疾而亡的假象。 这事文判官也跟贾琮汇报过。 具体原因,贾琮也懒得去询问。 只能说都是取死有道。 至于贾母…… 晦暗神光闪过,贾琮以神目观察。 贾母体内一道生命精气不断地滋养身体,应该是张家人出手留下的。 不过按照这道生命精气的消耗程度,最多也就是五六年的功夫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