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今日,我老婆子不泼水,因为嫁出去的女儿,不是泼出去的水,我们陆家,永远都是她的家!” “没错,我们陆家的大门,永远为她敞开!” “九妹永远都是我们陆家的一份子!” 老太太开了话头,几位兄长连忙接着说道。 众人纷纷道陆家仁义,陆家闺女有福气。 傅澜清上了高头大马,对着老太太拱了拱手:“娘,小婿先将玖儿接走了。” 老太太点了点头:“路上慢着些。” 起轿之后,新娘兄弟随轿行,谓之“送轿”。 抬花轿要绕至千岁坊或三法卿(地名)等处,以讨“千岁”、“三发”彩头。 兄弟送至中途即回,且要包点火熜灰回来,并从火种中点燃香或香烟,返家置于火缸,俗称“倒火熜灰”,亦称“接火种”。 傅澜清倒是绕了不少地方,一路上吹吹打打的,喜糖更是不要钱似的往外撒,总算是在规定的时间之内,将陆玖娶回了傅家。 花轿终于停在了傅家门口。 “落轿!” 新娘子下轿之前,新郎要在堂前对着花轿连射三箭,驱赶一路上带来的邪气,这就是古代传统民俗婚礼中的三箭定乾坤。 新郎所射的这三箭,分别射的是天煞、地煞和轿煞。 傅澜清从傅翊手中接过弓箭,三箭齐发,直接射在花轿之上。 在众人的叫好声之中,傅澜清掀开轿帘,亲自将陆玖扶了下来。 “娘子,小心一些。” 傅澜清一脸小心翼翼的搀扶着陆玖,生怕陆玖一不小心摔倒了。 跨马鞍,越火盆。 寓意着平平安安,红红火火。 牵红被两人握着,一左一右。 两人到了大堂之上,居于上首的不是别人,正是凤渊与老太太。 看着两个孩子终于走到了这一步,两位长辈的脸上都带着笑容。 陆玖这场婚礼跟古代婚礼并不相同,她的娘家人全都来了傅家,就连接火种的兄长也跟着返回了傅家,就是要亲眼看着妹妹拜堂成亲,见证她的幸福。 “一拜天地!” 新郎、新娘在拜堂时,有抢前头跪习俗,谓谁跪在前面,以后就可管住后者的说法。 于是,傅澜清让陆玖先跪,然后他再跪。 陆玖率先跪在喜垫之上,居于右侧。 而傅澜清紧接着跪下,居于左侧。 两人唯一的联系,便是手中的牵红。 两人一同跪拜了下去。 由于被蒙着盖头,所以陆玖看不到傅澜清,但是却看到了他的手,还有他的手势。 拇指和食指相交成爱心的形状,他在给她比小心心。 第(1/3)页